
編者按:不久前,陳斌總裁以西南財大MBA中心高級顧問的身份,應邀在該校MBA中心《企業家專題報告會》上進行了精彩演講。此為演講內容的一部分。
企業要健康持續地發展,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便是管理的問題?,F在有數不清的管理大師,不計其數的管理書籍,都在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但管理是個非常實際的東西,不能全盤照搬理論,也不能全盤照搬經驗。不然,一不留神就從規范化、制度化的邊緣滑入了形式主義的泥潭?,F在美國很多的大企業病就是例證。
在管理上,大陸希望積極推行機制創新。熊彼得說:創新是創造性的破壞,而不是破壞性的破壞。大陸希望的機制創新便是要從對管理機制的創造性破壞中尋求效率和發展。
集團在機場路投資興建了一個五星級酒店,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家園國際酒店。剛建好,一位著名經濟學家給他學生上課時就這樣說:這個希望集團,認為飼料搞成功了,火腿腸搞成功了,就什么都可以搞成功。酒店的要素是什么?位置位置位置,品牌品牌品牌。你再看家園酒店,要位置沒位置,要品牌沒品牌,沒的說,死定了!
但實際情況怎么樣呢?
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句話:目前成都的重要活動,很多都在我們家園酒店舉行。不管是“財富之夜”也好,“成都小姐決賽”也好,還是勞斯萊斯首次登陸西部的展示會也好,都選擇了“家園”。而且在開業當年就被評為成都市“新銳企業”。前段時間,國家旅游局的一位司長到四川來,到了酒店。他說:真是沒想到,沒想到四川有這么好的酒店,沒想到四川的好酒店能做到這樣的標準!
那么家園酒店是如何從反面教材走向成功的呢?
兩個字:創新。
最初,我們也曾和許多國外著名的管理公司接觸過。他們在考察了家園酒店后,給我們最好最樂觀的預言是:一年虧一千萬,弄不好就得虧兩千萬。
做企業是要賺錢的,不賺錢做什么?既然這樣,我們狠狠心,不如自己做。因為從來沒有做過,我們便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敢于放開手腳,打破常規的出牌規則。
酒店第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上,我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
日本有個酒店老總的女兒大學畢業,被安排到酒店客房部,工作是刷馬桶。一天,主管來檢查工作,說她馬桶沒刷干凈。她不服氣。主管問:那你敢喝馬桶里的水嗎?回答是不能。于是主管拿起刷子認真地刷了起來,最后從馬桶里舀了一杯水喝下,說:這才真的干凈了。
我要求酒店全體員工都必須具備這種認真的精神。我的觀點很樸素,經營活動可以沒有系統的理論來支撐,但一定要有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的精神。以這種精神為核心,自然會輻射出行動的光芒,哪怕這種光芒可能被專業人士嗤之以鼻。但只要客人喜歡,我們就不怕被嗤笑。
舉個很小的例子,為了高標準要求自己,家園酒店別出心裁地推出了白手套工程。具體要求是,客人到了家園酒店,會得到一雙白手套,帶著這雙手套,客人可以到酒店的任何一個地方去摸而手套不會變黑。廚房下班后,客人穿著淺色褲子可以坐到地上,案板也要經得起白手套的觸摸,臟了就是失職。
這里我要強調一點的是,我們所用的創新管理思路,在專業管理公司眼里可能完全是外行的做法。不過我認為,專業人士眼里的外行,本身就意味著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成功了,外行自然也就轉變成內行。


微信公眾號

官方網站
Copyright ?大陸希望集團版權所有 蜀ICP備05012214號-1